邓玉林院士受邀出席“融合之路”开放包容与合作共赢高峰论坛并作主题报告
时间:2023-09-15
9月10日,“融合之路”开放包容与合作共赢高峰论坛在京举行。秘鲁前第一副总统、秘鲁国会办公厅主任玛丽索尔·艾斯比诺萨,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捷克前总理伊日·帕劳贝克出席论坛并致辞,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邓玉林出席论坛,并以“融合之路 ——‘一带一路’国家科技与健康领域交流合作”为题作报告。出席本次论坛的还有国际经济战略研究院彭丹院长,大使夫人中国文化行主席侣海林,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国际经济战略研究院潘庆林秘书长,以及行业专家学者、相关企业代表等。
报告会上,邓玉林院士介绍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价值意义,以及航天技术对于人类医疗健康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他指出,医院一些常见的技术,如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其实都得益于航天技术的转化。例如,航天技术中的精确成像和数据处理技术,提供了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医学影像,使得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更加准确;航天技术中对于材料的研究,也为生物材料、植入物等医疗设备带来了突破。邓玉林院士团队一直致力于航天技术的民用化以及健康领域的转化,使航天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
邓玉林院士表示,目前团队已经与国家疾控中心合作,基于航天高效制冷精准控温技术开发了智能医用冷箱,解决了新冠疫苗从制造中心到接种点“最后一公里”的安全与及时运输问题。与此同时,团队还依托中医药“药食同源”理念,研发了一系列提高免疫力的冲剂饮品,以及智慧中医药机器人等辅助诊断装置,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助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会上,邓玉林院士强调,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一带一路”代表着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合作、开放、互利共赢的新方向。航天技术创新与转化,不仅可以惠及我国人民,还可以延伸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他们带去更先进、更高效的健康产品和医疗服务。对此,邓玉林院士表示,团队将本着“开放包容”与“合作共赢”的原则,勇担社会责任,推动科技创新与国际战略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种下健康的希望之树。同时,与全球伙伴携手推进全球科技与健康产业的跨时代进步,共同缔造人类健康的繁荣未来。
本次高峰论坛由国际经济战略研究院主办,旨在促进政府、企业、国际组织之间的协同与合作,为更多企业提供对外合作交流的机会。国际经济战略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11月,其前身TIENS国际战略研究院及相关企业,已经在全球经历了27年的发展,在促进国际和平、全球经贸协作,以及新科技、新技术、新能源等方面的探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次邓玉林院士受邀出席论坛作报告,体现了国际经济战略研究院对推动生命科学与空间技术全球化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前瞻性视野。接下来,邓玉林院士团队将积极响应号召,为助力“一带一路”商贸物流与医药物流发展,建立健康、安全的全球生态系统,以及推动沿线国家打造健康饮食模式等,贡献团队智慧和科技力量。